《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程设计罗田县三里畈高级中学何梦文一指导思想1凸显历史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在本课的复习中,践行把历史理念,创新观念有机融入到课件中,体现历史课的价值导向功能。2落实历史课核心素养的贯彻和培养。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与世界市场相关的历史知识,渗透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3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1)收集、辨析和运用史料的能力,(2)准确把历史史实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分析的能力,(3)客观阐释历史史实的能力。二教学设计思路1厘清本专题的时间跨度主要叙述从新航路开辟到一战前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15世纪----1914)2把握本专题涉及的主要问题(1)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和影响;(2)荷兰和英国成为殖民扩张的强国:(3)早期殖民战争及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的屠杀和不平等贸易。(4)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增强,世界变成联系密切的整体。3罗列本专题的基本线素:线索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洲国家是中心,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线索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剖析本专题涉及的理论问题(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生产力的进步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世界的发展改造有积极推动作用;(4)殖民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破坏性”和“建设性”;(5)国家实力是决定国家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职能;三课程推进方式一轮复习侧重于基础性,掌握必备知识,以小专题的形式捆绑教材,兼顾能力培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察要求。四考试大纲涉及本专题的考点(重难点)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途径和特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和总体评价五教学过程1从题目入手,解析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个概念(1)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于这个世界市场是由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侵略扩张建立起来的,且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控制,因此得名。2展示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时局图等四幅图片,引导学生把握时空线索,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通过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结合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