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达标导练案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2.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②商业从业人口多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④人口数量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5.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6.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7~8题。1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7.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大致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8.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依然是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峰林、峰丛广布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如图一),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它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状。读图完成9~10题。9.上图二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二中序号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10.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冻融分选作用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先冻结,水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产生分离。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2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11~12题。1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A.地表比较平坦B.岩石颗粒均匀C.有充足的水分D.气温在0℃上下波动1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A.青藏高原地区B.海南岛C.南极洲D.东非高原地区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下图,完成13~14题。13.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1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15.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中A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的外观特征。A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3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人胡长考2017/6(1)解释A山形成“顶平、坡陡”外观特征的地质过程。(2)据图简述A山山顶气温特点,并简析其成因。(3)简述A山多瀑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