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阳光的教师武汉市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丁娟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要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比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彩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人格;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会直接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波及生活、工作和家庭幸福。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69%的教师自卑、嫉妒心态和焦虑情绪严重。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虽觉得这个数字有些夸张和扩大,但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偏高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就偏高呢?这里有教师的自身原因,也有教育的客观原因,且主观原因大于客观原因。一,从教师的主观原因来看因为烦恼与快乐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心理体验、感受和情绪,所以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只是我们不善于用阳光心态去化解和冲淡心理阴影,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而已。因为受个人承受力、控制力等心理素质和性格、气质、能力等人格素质以及学识、阅历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人们对待问题的认识角度和心理感受状态也就不尽相同。当面对一些具体的事情,有些偏己、有些自私、有些视野狭窄、有些思想复杂的时候,烦恼就接踵而来。一般地说,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者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引发烦恼,出现心理问题。俗话说“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为强出头”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老师们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引起烦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件事情上:职称评定,比自己差的老师都评上了,而自己却名落孙山了;评优评先,会来事的同志都搞个“优”,弄个“先”,而默默无闻,卖命卖力,不会溜须拍马的自己却颗粒无收;绩效工资,每位领导都比群众高,根本体现不了多劳多得原则,自己太吃亏;教师聘任,靠关系、走后门,没门路的自己思想压力太大;乱班交给自己,学生以及家长和自己较劲,打不得,骂不得,忍耐又等于纵容,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吃不好,睡不着;班级得不到流动红旗,每次升旗仪式上公布周评比结果时,自己都紧张得要晕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搞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学历进修、教育培训等等,疲惫不堪……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如新课改理念和现有考核制度的矛盾带来的困惑,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恋爱问题,等等。分析概括一下造成教师痛苦和烦恼的主观原因,无外乎是:其一,个人思想定位高,别人都不如自己却比自己都强;其二,对目前某些现象不满,即气不公;其三,不能理性、大气地对待现实问题,鸡毛蒜皮,斤斤计较。二,从教育的客观原因来看当前,教师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过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与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给教师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工作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收入不甚理想、生活空间狭小等现实,决定了教师是一个与社会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的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当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时,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分析概括一下造成教师痛苦和烦恼的客观原因,无外乎是:竞争中的不公平,带来的干群、群众间的关系紧张;量化考核过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不合理的物质激励,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单一的激励方式,使教师不能获得成就感;超长的工作时间,导致身体疲惫;内部管理改革,使教师人人自危;等等。影响教师生活质量,造成教师心理障碍,使教师高兴不起来的原因,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何走出心理阴影,扫除心理障碍,让我们教师的心理阳光起来?一,从教师的个人角度说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最重要。在相同的学校环境中,有的教师感到单调、疲惫、空虚,而有的教师却感到充实、丰富、幸福,区别就在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不好的事情,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就会觉得并没有那么糟糕,有的甚至可以转化为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