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读写结合教学设计许建芳龙岗区龙岗中心小学13510492566518116【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设中提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本课的设计,以“读写结合”为出发点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走近文本,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之细致,用词之准确。然后通过品味动词运用,观看视频,迁移仿写,使读与写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学目标】1、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2、通过对比阅读,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3、学习作者描写连续动作的方法,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书面表达。【教学重点】1、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2、学习作者描写连续动作的方法,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书面表达。【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用词的恰当,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书面表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读写词串,检查预习1、师书写课题“搭船的鸟”,生书空“搭”字,理解搭的意思。2、听写词语:翠鸟、羽毛、长嘴、捕鱼、吞下、(哦)3、指导“哦”的读音。(ppt出示内容)4、引导观察词语,你发现什么?小结:前三个描写翠鸟的外形,后2个描写翠鸟的动作。(相机板书:外形、动作)【设计意图】听写词语引入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聚焦于描写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的词串,在听、说、读、写中思考,在有效的词语学习过程中,完成理解、感悟和积累。二、品读课文,聚焦观察1、品读翠鸟外形之美(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这只搭船的翠鸟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从哪些词句看出来?(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句子:“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①色彩之美:彩色的、翠绿、蓝色、红色②喜爱之情:多么美丽啊!③对比表达:比鹦鹉还漂亮。(指导:把“鹦鹉还漂亮”去掉行不行?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了解这句话话的作用:对比突出翠鸟的美丽,指导朗读,读出“对比”的效果。)哦(ó),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哦(ó),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2、对比阅读,学习观察描写事物外形的方法。(1)出示《翠鸟》一课中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PPT)(2)对比阅读:阅读《翠鸟》选段,想一想两篇课文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学生阅读交流,相机引导:两篇课文都重点描写了翠鸟的羽毛色彩和长嘴,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时观察都是有顺序的。(4)思考:为什么作者描写翠鸟外形时重点写羽毛和长嘴?(5)小结:观察一件事物时要抓住特点,观察描写要有顺序。(板书:抓住特点)【设计意图】品味翠鸟之美,首先要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抓住翠鸟最重要的特点“羽毛颜色美“来重点描写的方法;其次要跳出文本,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学习描写中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此品读、对比中,有助于学生“得言”又“得法”,既品味了作者的情感,又习得了表达的技巧,一举两得。3、品读翠鸟动作之快(1)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翠鸟捕鱼动作的特点。(指生交流,相机板书:敏捷)(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句子:“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①品读“一下子、不见了、没一会儿”。(相机指导朗读)②圈画动词,体会翠鸟捕鱼之迅速。(相机指导朗读)③对比动词,感受作者用词之恰当。(PPT出示句子)“冲”与“钻”的对比、“衔”与“叼”的对比、“吞”与“吃”的对比。(学生交流,指名交流)。小结:“冲”比“钻”更能突出翠鸟入水的速度之快,“衔”比“叼”更能突出翠鸟嘴巴又尖又长的特点,“吞”比“吃”好,因为“吞”更符合翠鸟进食的特点。(3)齐读文本,感受动词之准确、精妙。【设计意图】“比较”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这一环中,主要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翠鸟捕鱼动作敏捷的描写。通过“比较”动词运用,感受作者观察描写中用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