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菱角塘镇学校:金九荣2015年3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温故知新1.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是什么?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着眼考标,有的放矢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制度的内容P17-19√唐太宗和“贞观之治P7-8√女皇武则天P9√“开元盛世”基本史实P12-15√唐与吐蕃的关系P22-2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P28-3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谁与争锋魏征考点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2.“贞观之治”——唐太宗(1)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著名谏臣)(2)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运用示例618唐高祖贞观之治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针对演练唐太宗是一位贤明的君王,面对魏征这样经常不给他面子的人,他依然容忍。下面几个原因中,他最可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A.隋朝短暂而亡了,要稳住江山,就要听从意见B.魏征不好惹,否则会经常让自己难堪C.作为皇帝,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D.作为皇帝,没必要和魏征这样的人计较A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方法技巧】本题属于分析评价型选择题。解题时主要弄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析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毛主席在他的作品《沁园春雪》中有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唐宗宋主,稍逊风骚”,这位“唐宗”指的是谁?如何理解这个“稍逊”?请同学分学习组讨论后集中展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众说纷纭: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应用示例答案唐太宗(或李世民)。善于纳谏。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2.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功绩:当政期间,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评价:后人称她的统治“”。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3.“开元盛世”——唐玄宗(1)原因:重用人才;整顿吏治;重视生产;提倡节俭。(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5.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蔬菜品种增加;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创制了农耕工具和新的灌溉工具。(2)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3)商业: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开元之治曲辕犁筒车唐三彩长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图(a)曲辕犁;图(b)筒车。答案【技术创新】(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温故知新谁与争锋众说纷纭应用示例考点4隋唐科举制┃繁荣与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