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1.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2.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1.大战的爆发2.重大战役3.大战的结束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开枪射死了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1.大战的爆发普林西比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没有达到目的。却引发了一场世界大战。应尽力避免盲目偏激的行为,避免给自己、家庭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不幸大脑转转转对于萨拉热窝事件,人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是维护民族利益的正义行为,也有人认为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恐怖行为。请结合该事件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普林西比是一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的借口,教训非常深刻。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不要盲目采取偏激行动,要尽量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畅所欲言暗杀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立即寻求德国的支持,以摧毁塞尔维亚;德国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德皇威廉二世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说:如果俄国干涉,它将以对同盟国的忠诚,与奥匈并肩对俄作战。俄国不能再听任奥匈压制塞尔维亚,使它在巴尔干的地位遭到削弱,立即发布军事总动员,并照会塞尔维亚驻俄国大使,向他表示:“俄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奥国侵犯塞国。”俄国的盟国法国,也立即声明保证全力支持俄国。英国没做出任何表示,似乎不愿卷入战争,给德国造成了错觉。实际是在窥测有利时机寻找参战借口。终于,大战爆发后一星期,8月4日德国进攻比利时,英国再也不能保持沉默,当天对德宣战。——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首先在巴尔干半岛爆发?巴尔干半岛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半岛上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居民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一直想与这两个地区合并,组成统一的南部斯拉夫人国家。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这两个地区,引起塞尔维亚的抗议。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俄国则激励煽动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这样,巴尔干半岛就成为大战的火药桶。知识窗2.重大战役主战场:欧洲战场主要战线: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一战的主要战场在哪儿,主要有几条战线?以什么战线为主?关键是哪条战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炮兵阵地凡尔登战役炮轰后的凡尔登炮轰后的凡尔登城镇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斗机开始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来自空中的火力使地面部队受到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攻击。英国的F-B5“炮车”式战斗机是英国第一种装有前射机枪的战斗机,1914年投入战争,是一种推进式螺旋浆双翼机,装1-2挺机枪。一战中的战斗机英军使用的坦克一战中英国研制的武器,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英国是在制造水箱(Watertank)的借口下制造这种装甲车的,后来人们根据“tank”一词的发音,把它称为“坦克”。这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被称为“陆战之王”。飞行员手抛有稳定尾翼的炸弹实施轰炸一战中的战斗侦察机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它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