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小古文阅读(含答案)姓名:班级:.小古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班级:姓名:楚王好细腰(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昔xī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xié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lí黑hēi之色。(选自《墨子·兼爱中》)昔:从前。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在位11年)。好(hào):喜欢。士:大臣。故:所以。之:的。皆:都。以:用,用来。一饭:每天吃一顿饭。节:限制,节制。胁息:屏住呼吸。带:束带。比:等到,及至。期(jī)年:一周年。“期”表示一年(月)。黧(lí)黑:黑中带黄的颜色。色:面色;脸色。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楚灵王好士细腰();(2)以一饭为节()(3)胁息然后带();(4)比期年()2、给下列居中的“故”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a、故意b、所以,因此c、原因,缘由。d、老,旧,过去的,原来的。(1)无缘无故();(2)故人西辞黄鹤楼()(3)明知故犯();(4)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译:小古文阅读训练(含答案)3姓名:班级:望梅止渴(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魏武行役①(yì),失②汲③(jí)道,军④皆(jiē)渴,乃⑤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⑥(ráo)子⑦,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⑧之,口皆出水,乘⑨此得及⑩前源。——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2分)(1)前有大梅林,饶子();(2)乘此得及前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魏武行役,失汲道。译:3、“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原意是。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我知道“望梅止渴”有一个近义词是。(3分)小古文阅读训练(含答案)4班级:姓名:刻舟求剑(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zhuì。”舟止,从其所契qì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涉:过,渡。者:……的人。其:他的,代词。自:从。坠:落。于:在,到。遽:急忙,立刻。契:用刀雕刻,刻。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吾:我的。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求:找,寻找。之:剑,代词。矣:了。而:然而,表转折。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1)楚人有涉江者();(2)遽契其舟()(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是吾剑之所从坠。()(5)求剑若此();(6)不亦惑乎()2、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2分)(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1分)A、出人这种找剑的方法是对的,只不过船已经走了。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说楚人找不到剑,很迷惑C、本篇故事说明办事不考虑客观条件繁盛的变化,死守老一套、不知变通,是行不通的。D、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他当时没有下去捞,这说明做什么事情都不鞥呢拖拉、等待,否则就耽误了时机。小古文阅读训练(含答案)5班级:姓名:夸父逐日(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夸父与日逐zhú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wèi不足,北饮大泽zé。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zhàng,化为邓林。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④河,渭:黄河,渭水。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⑦邓林: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⑧未至:没有赶到。⑨渴:他感到口渴。⑩弃:遗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2分)(1)欲得饮();(2)河,渭不足()(3)北饮大泽();(4)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