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张强,一个六年级学生,在班级里表现出自负,急躁和暴力倾向。一次,与别班的同学发生冲突,他不由分说,就挥舞拳头。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当别的班的班主任批评他时,他暴跳如雷,用手指着这位老师,说,“你算什么东西”。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搞得那位教师非常生气,并将张强带到校长办公室评理。当时,到校长室时,大家都还很激动,特别是张强,脸胀得通红,气鼓鼓的样子。首先,我让大家平复情绪,我先是指出张强的不对,不应该顶撞教师,对老师的批评应该虚心接受。张强不作声,但是,可以看出心理还是不服,有许多委屈。我看出问题,就提醒老师,先离开,我跟他单独聊聊。策略一、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表现在张强身上的是一种容易发怒的情绪和暴力倾向。这个孩子一定还有一些家庭或是身心方向的问题。策略二、心与心交流帮孩子打开心窗,是疗伤的最好方法。但是,一般人,孩子是不会吐露心声的。只有当你真心与他交流,他才会敞开心扉。所以,我想和他推心置腹的谈一谈。找出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我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他平等交谈。策略三、鼓励表扬为主和他交流,我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我说,“你以前是一个非常阳光的男孩,许多活动都能看到你的身影。你也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孩子,给我的印象非常好。我特别喜欢你。所以,今天发生这件事,让我不可思议,我不相信是你的本意。你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声音变低了,支支吾吾地说,“没有”。我进一步讨论试探,“你的家庭对你有什么影响吗?”刚说到这儿,他就泪水止不住地哭了。似乎有许多的委曲。我知道说到他的痛处了。我进一步鼓励他,“没关系,说出来,我会帮助你的”。他终于向我吐露实情。他说,爸爸妈妈现在经常吵架,他爸爸经常在外面忙,不回家。对他也不关心。妈妈怀疑爸爸在外面有情况,也经常与他说起这事,他在中间很为难,不知如何去做。总觉得现在家里没意思,觉得心理烦躁,总想发脾气。特别是别人不能惹到自己,同学相处,自己不能吃亏。今天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也是心理上不平衡,觉得老师偏心,只批评自己。不服气。话说到这里,他已经有些后悔的意思。策略四、给他温暖的爱我跟老师交流,让班主任多关注张强,多一些关爱与温暖。特别是朋友式的交流。让他愿意畅开心扉。同时,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一定要处理好家庭矛盾,特别不能拿孩子当筹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不要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与孩子有个约定,就是经常保持联系。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成效一、孩子恢复的往日的笑脸。阳光男孩儿又回来了。成效二、孩子不再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帮助同学,与人为善。成效三、孩子说起家庭的事,也做到心平气和,再没有以往的烦恼和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