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禄丰县金山小学高玲学科素养分析空间观念根据直线特征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平行与垂直的特点描述出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推理能力通过观察相交和不相交现象,探索并合理推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应用意识发现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活动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发现平行与垂直的特点,能对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做出判断。3.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活动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活动环节活动过程一、温故知新1.回忆直线的特点。直直的,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伸,不可以测量出长度。2.出示直线运动的变化,通过观察思考直线发生了怎样的运动?3.拿出准备好的白纸画出运动后的另一条直线。4.呈现学生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新课探究1.观察分类感受特征。(1)根据老师挑选出的学生作品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分类的标准。(2)对“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进行强调。(3)总结归纳:交点、相交、不相交。(4)让平行的两条线段在表格中呈现,寻找平行直线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2.认识平行。(1)观察几种不相交现象的共同特征认识平行。(2)介绍平行符号。(3)理解“同一个平面”。3.认识垂直。(1)观察相交的情况,引导发现特殊的相交。(2)介绍垂直的定义。(3)感受垂直,介绍垂直符号。三、尝试练习1.基础练习。2.发现生活中的数学。3.游戏感受平行与垂直。四、收获分享分享你的学习快乐!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