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学习目的:1、理解诗词名句,积累文学常识。2、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3、感悟诗词的优美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知识链接: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王朝社会面貌,被人称为“诗史”。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1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记1、熟记知识链接的文学常识。小组朗读诗歌,可集体朗读可个人朗读,至少读三遍。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蓟北()襄阳()衣裳()滁州()涧()3、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意义。涕泪却看何在漫卷诗书青春幽草独怜自横4、品读赏析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颔联、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波动的?(2)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把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5、《滁州西涧》除了写景,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6、《约客》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模块三:巩固内化模块四:当堂训练1、理解性默写(1)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是淡淡的春意;“,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是伤怀的冬寒。(2)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2、下列古诗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们的答案与你的有何不同,请在上面进行批注。内容二:按照组长的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内容向全组同学进行交流。如有不同意见,请直接提出或者质疑。内容三:请组长组织组员研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三首古诗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任务二:理解默写型。(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诗人扇动想象翅膀,迅捷如飞,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2)传神表现诗人听到胜利消息后喜极而泣的诗句是(3)《滁州西涧》中写雨中的景色,有动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句子是(4)《约客》中刻画主人公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的句子是33、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B.野渡:野外的渡口。C.沙场:平旷的沙丘。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2)、《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3)、判断下面对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