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13中学八年级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西瓜榨汁C蜡烛燃烧D灯泡通电发光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蔗糖溶于水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稀有气体制电光源C.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D.氮气用于飞艇4.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在催化过程中性质和质量都不变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D.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缓慢氧化,其共同点是:都产生热量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罩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D.磷在空气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7.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C.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21%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稀有气体C.蒸馏水D.海水9.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原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A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大B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水结成冰,冰融化为水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会变化10.依据所学知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ABCD区分的物质空气和二氧化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水和过氧化氢氮气和二氧化碳实验方案取样,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取样,观察颜色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取样,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1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工具B.制得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C.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12.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3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C.造纸、纺织印染等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15.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16.(4分)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2)将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3)写出一种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4)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17.(4分)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2)镁带燃烧、18.(2分)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在薯片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2)在氧气瓶中燃烧铁丝要加入少量的水目的是19.(4分)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对空气造成污染,它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为了使天空更蓝,人们正积极行动起来,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0.(2分)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助于更好的学习。请你根据物质的性质将下面物质2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