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活动内容•1.讲一个礼仪故事•2.发现身边的一个礼仪榜样•3.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4.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什么是礼仪?•“礼仪”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既有礼,礼就是尊重,又有仪,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礼仪”就是社交场合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行为者举止动作也,规范者标准做法也,所谓礼仪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礼貌待人、表里如一;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礼仪的原则是什么?•一是敬人的原则。尊敬他人,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礼仪的核心。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务必将对交往对象的恭敬与重视放在首位,切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二是自律的原则。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运用礼仪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允许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也不能人前人后不一样,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三是适度的原则。运用礼仪,与做其他事情一样,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应当牢记过犹不及。所谓适度,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既要掌握普遍规律,又要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得体,掌握分寸,不能做得过了头,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四是真诚的原则。应用礼仪,必须诚心诚意,待人以诚。这样去做,待人友好与敬意才易于为他人所接受。不允许在运用礼仪时逢场作戏,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投机取巧,做假骗人,这就是真诚的原则的含义。想一想:为什么要讲礼仪?1、您好(你好)2、再见3、对不起4、没关系5、麻烦你6、不客气7、谢谢8、不用谢9、请问……10、请稍等•。1、考试作弊;2、在校园内抽烟、酗酒、聚众赌博;3、在教室等学习场所喧哗吵闹,影响他人学习;4、休息时间吵闹,影响他人休息;5、给老师、同学起绰号;6、随意吐痰,乱扔果皮纸屑;7、课堂不文明,不尊重老师;8、破坏校内公共设施、设备;9、在桌椅、图书和教室、宿舍墙上乱涂乱画;10、买饭菜时随意插队。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见贤思齐谦虚谨慎扬善去恶知耻尚廉顾全大局心胸坦诚不让脏话溜出口,不让陋习校园留。在逆境中不能自卑、自馁、自暴自弃,更不能自惭形秽、作茧自缚;在顺境中不能自负、自傲、自我陶醉,更不能顾影自怜、忘乎所以。今生有缘来相聚,互敬互助天涯行!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帮•讲中华礼仪故事比赛张良拜师廉蔺交欢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讲讲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懂礼貌的小华•“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小华一骨碌起了床,拉开窗帘一看,啊,好一个明亮的世界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见妈妈在做早饭,爸爸在洗脸,小华向爸爸妈妈问了声“!”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对爸爸妈妈说了声“”,就去上学了。早上好再见•小华在学校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学回到家,小华按按门铃,奇怪,怎么没人开门呢?他用钥匙开了门,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华,奶奶得了重感冒,我们陪她去医院了,一会儿就回来。•这时,门铃响了,小华开门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问:“您找谁?”那人说:“我找你爸爸有事。”小华说:“!”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奶奶回来了,小华赶快过去搀扶奶奶,关切地问道:“您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奶奶微笑着夸奖小华:“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爸爸不在家,请您晚上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