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仓山镇中周少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组成。2.掌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3.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谜语导入见PPT)教师:请大家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新课导入】二:(情景导入)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吸入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你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你对我们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满意吗?【新课导入】三:(实验导入)教师:空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中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5)吸饮料时,软杯变瘪。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阅读课本第74页,回答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按体积分数)?答案:2.认真观察课本“实验探究41”,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可生成氧化铜。(3)实验步骤①测量硬质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②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连好装置,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并做好记录。③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并不断推拉注射器。④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4)实验现象:铜粉由红色变成黑色,冷却后,整个密闭系统内气体体积减少约1/5。(5)实验结论: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例1】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D)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探究点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认真阅读课本第76~77页,完成下列问题。1.工业上分离空气得到氧气是利用液态氧气、液态氮气、液态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2.氧气的用途: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还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等。3.氮气的用途:(1)用于生产硝酸和化肥;(2)作食品保护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3)用作制冷剂。4.稀有气体(1)组成: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2)性质与用途①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作保护气,也可填充灯管。②通电时,稀有气体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例2】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探究点三:关注空气质量认真观察课本“活动天地41”,阅读课本第78~79页,完成下列问题。1.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有: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等。【例3】2015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D)A.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烧【教师总结】(1)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如氮气约占78%,是指100体积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体积。(2)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板书设计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认识空气的组成1.工业制取氧气:分离液态空气。2.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3.氮气的用途:生产硝酸和化肥、作食品保护气、用作制冷剂。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用途:(1)用作保护气;(2)制造电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