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语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来宾市新华小学儿童语言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语言。儿童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它生动形象、活泼亲切、通俗易懂,小学生很容易接受。结合观摩过的一些优质课,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教师恰到好处的儿童化语言的使用,有效地激发起儿童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因而,儿童语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语言,也是低年级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然而,由于教育、教学对象时常更换,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儿童语言的运用,使课堂失去了童真,小学生失去了活力,教师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低年级教师必须重视儿童语言的运用。在低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儿童语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课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那怎样激发儿童的兴趣呢?这就要借助生动形象、活泼亲切的儿童语言。儿童语言跳跃性很强,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萤火虫》一课时,设计并运用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作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现在草地上,在花丛中,有一些小东西飞来飞去,还一闪一闪的,小朋友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你们看见过萤火虫吗?下面,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念一首萤火虫的儿歌: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一闪一亮,一亮一闪,好像星星落花丛。小朋友们喜欢萤火虫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萤火虫》的课文。”李老师在讲这段话时,语气很活泼,很跳跃,表情很丰富,再加上形象的动作,活灵活现,很快就紧紧地抓住了儿童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课文做了有利铺垫。二、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及对语言的敏感。这是人于感知的一刹那间的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部分。著名语言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可见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敏感的语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当代的语感理念,包括在口头语言交际中,直接迅速地聆听,领会对方的语言内涵,并且包括对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深刻理解。可低年级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接触的事物还较少,知识面窄,感知能力有限,对语言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语感能力较低。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那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很多老师都知道,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却忽视儿童语言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非儿童语言进行教学的话,小学生听起来很吃力,难以理解,语感有障碍。而如果运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的话,效果就会更佳。儿童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小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悟,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语感。例如《丑小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孤单”一词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如果你这样说:“孤单就是很孤独很寂寞。”小学生肯定很茫然,不明白,但如果你运用几句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去引导,效果就会大有不同。你用低沉、缓慢的语气对学生说:“大家都不理丑小鸭,不跟它玩,不愿和它做朋友,还欺负它。丑小鸭自己一个人,多伤心多难过呀!”老师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语气,迅速点燃学生的情感,儿童语言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对“孤单”一词有了感悟,觉得丑小鸭很可怜,产生了对丑小鸭的同情,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