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西高2015年10月考高二地理试卷考生须知:学考的考生答1—27题;选考地理的考生答1—29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对新一轮太阳风暴提出了警告,认为2013年地球将遭受一场严重的太阳风暴。依据材料回答第1题1.太阳风暴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是A.太阳风、黑子,11年B.太阳风、耀斑,14年C.日珥、耀斑,11年D.黑子、耀斑,11年读我国东部某城市1月份一周天气预报图,完成2-3题2.昼夜温差最小的日期是A.3日B.6日C.7日D.9日3.5—6日,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反气旋C.冷锋D.高气压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浙江关停了部分中小养殖场,促使饭店泔水由原先直接排放或流向养殖户变为提供给环境集团集中处理。读饭店泔水处理示意图,完成4-5题4.若饭店泔水处理不当将直接造成A.噪声污染B.资源枯竭C.水体污染D.水土流失5.饭店泔水提供给环境集团处理,有利于A.有效控制酸雨B.循环利用资源C.提高饭店收入D.减少经济活动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毫升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液泡插入水和干沙中,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如图)。据此完成6-7题6.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A.沙的温度没变化B.水的温度没变化C.水的温度比沙高D.沙的温度比水高7.该模拟实验验证的是A.温室效应B.水循环过程C.城市热岛效应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外来人口迁入延缓了1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读2000年德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8-9题8.2000年,德国外来移民人口比重最大的是A.老年人B.青壮年C.青少年D.少年儿童9.德国的人口增长属于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人口增长过渡模式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完成10-11题10.图例所示设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A.工矿仓储用地B.商业服务业用地C.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D.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11.若在图中规划物流园区,应安排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日喀则)正式通车运营。读拉日铁路分布图,完成12-13题1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②植被③地形④水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拉日铁路修建的主要意义在于A.推动当地产业向外转移B.加大沿线地区矿产开发C.促进沿线城镇经济发展D.改变河流两岸生态环境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4-15题14.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15.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2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④春季台风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中国和法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16-17题16.197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B.农业结构调整C.人口自然增长加快D.城市环境质量提升17.与中国相比,法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起步晚B.速度快C.水平高D.城市人口多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完成18-19题18.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A.先进的科技B.广阔的市场C.丰富的矿产资源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19.产业升级给珠江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有①用工荒加剧②人均GDP下降③促进城乡一体化④优化产业布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完成20-21题20.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地面反射B.②—大气反射C.③—大气散射D.④—地面吸收2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A.①增加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植被浅沟一般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3面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读植被浅沟剖面图,完成22-23题22.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硬质地面可以削减A.蒸发B.地表径流C.下渗D.地下径流23.城市建设或城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