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马说》学习目的:1.熟读课文,读准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人,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韩愈幼年早孤,自嫂抚养。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难遇。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大约在贞元十一年至贞元十六年间写了《马说》一文。模块一:自主学习(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5.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从文中找出所在的句子,并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学习内容摘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2.给加点字注音。祗()骈()尽粟()一石()槽枥()3、解释加点的字祗:一食:虽:且:等:安:材:通:外见:策之:执策:4、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文写出来。(1)不以千里称也。[.Com](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6.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模块二:交流研讨模块三:巩固内化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内容二:小组长组织组员合作探究: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千里马”是一种比喻,文中把“人才”比作“千里马”。联系社会实际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真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组长带领组员反复朗诵课文,然后组员翻译全篇课文。任务二:尝试完成下面的习题。1、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家(人名),字。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说明。比如、等作品。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才美不外见:②食马者③食之不能尽其材④其真无马耶2模块四:当堂训练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石:dàn十斗为一石)B、食马者(食:shí吃)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同“只”)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huò,有时)2.解释加点的词。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②策之不以其道道:③安求其能千里也安:3.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B、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C、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D、⑦执策而临之(面对)⑧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5.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骈死于槽枥之间C.马之千里者D.虽有千里之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