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习目标与要求: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2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知识链接1.动词表达效果分析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地刻画了事物……情状),表现了人物心情(性格),侧面烘托了……的景象。2.赏析重点词语法:……(加点词)一词以……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个词语的作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学习内容一: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字,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散文集等。学习内容二:阅读“春花图”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春花图描绘春花竞放的景象,这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图的?(3)作者在描绘春花图时都调动了哪方面的感觉?(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学习内容三:阅读“春风图”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征?(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模块二:交流研讨任务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任务二、阅读“春雨图”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1)“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指导:先写雨、房屋再到人,这是从____写到___。由小草青得逼你的眼到乡下的农民,这是由_____到_____)(3)“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有关句子多读。(4)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逼”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指导:“逼”写出了草怎样的特点,从而也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任务三:阅读“迎春图”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由____及____)(2)联系你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诠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2.阅读“赞春图”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2)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下面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请分别指出来。(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任务二:概括本文中心模块四:当堂训练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一种树花跟着一种树不停地开放。B.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的数量繁多。C.采用夸张手法写出所有的花竞相吐艳。D.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等竞相开放。2.“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句中的“眨”说明:()A.花的种类丰富、竞相开放。2B.写野花遍地,逗人喜爱。C.写花儿繁多,美丽鲜艳。D.写野花闪闪发亮,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3.“雨是最寻常的”写出春雨的什么特征:()A.雨量很多B.雨期很长C.经常下雨D.雨下很小4.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