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姓名:班级:得分:一、填空:(1*14=14每空一分)1、太阳系是以()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等。3、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5、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我们看月亮最圆的那天是农历()。6、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和()。二、判断:(1*12=12每空一分)1、洗过衣服的水不会造成水污染。()2、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3、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4、大熊星座、小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分别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5、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铁钉上会附着铜物质。()6、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7、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半个月。()8、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火焰熄灭。()9、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远近是不同的。()10、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环食三种形式。()11、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进行灭菌处理。()三、选择:(2*10=20每空2分)1、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A、涂上油漆B、放入水中C、用纸包起来D、放在地窖里2、如图所示的标志是()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3、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⑴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⑵准备两个放大镜⑶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⑷调整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⑵⑶⑷⑴B、⑵⑷⑶⑴C、⑵⑴⑶⑷4、()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仿生学B、航天技术C、细胞学说5、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A、黑色B、紫红色C、蓝色6、月球是一个()的球体。A.不发光B.有些时候发光C.看到的这面发光,另一面不发光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下列自然保护区中()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A.卧龙B.九寨沟C.长白山8、光年是()单位。A、时间B、速度C、距离9、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玻璃C、碱面10、夏季天空的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以下()不属于三颗亮星之一。A、天津四B、织女星C、牛郎星D、北极星四、连线:(4+5=9分)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4分)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1列文虎克(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罗伯特.胡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将模拟实验中的物体(现象)与真实的物体(现象)用直线相连。(5分)细石子、河沙(填埋的垃圾)清水(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浸过墨水的纸巾(土层)喷水(地下水)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下雨)五、画图:(5+12=17分)1、画出月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5分)2、在下列图中画出月相变化,用黑色表示月相看不见的部分。(2*6=12)初一初三初七十五二十三二十六六、仪器操作:(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2*7=14分)()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