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编:MTQ-工程名称梅溪河特大桥施工中铁七集团洛张电化二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桩基工程施工部位人工挖孔桩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电缆、线、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平安设施以及应急物资准备就绪。2、桩孔周围地面平整夯实施工人员熟悉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3、按施工图纸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在原支护桩的根底上外放15cm。4、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挖两个试验桩孔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以此修改原编施工方案。5、人工挖孔操作的平安至关重要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展全面的平安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展平安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平安。(二)施工器具主要工器具:三木搭、手动辘轳〔带刹车片〕、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吊桶、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平安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36V、l00W)电焊机、小型通风机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平安带等。模板:组合式钢模、弧形工具式钢模四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或12槽钢等。二、质量要求1、人工浇筑人工捣实用敲击模板及用铁钎和铁棒插实。2、严控粗骨料称量加强对水用量、骨料体积用量、砼配合比、塌落度。3、砼在搅拌中时间不少于90秒拌制均匀。4、护壁砼时必须随灌随振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0.8m。5、孔圈中心和孔中心线应重合轴线的偏向不得大于20mm。同一程度面上的孔圈正交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6、护壁砼厚度0.2m护壁直径〔外、内〕误差0~50mm相邻护壁搭接不小于50mm。7、检测工程及频率三、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及高程→降水→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折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碰到土钉后直接切断用钢板固定在挖孔桩的护壁上→继续往下挖0.5米。四、操作工艺(一)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根底上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放线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1.3m〕画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监理进展复查办好预检手续后开挖。(二)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桩孔要从上到下逐层进展先挖中间部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要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0.9m~1.2m为宜。(三)支护壁模板1、为防止桩孔壁坍方确保平安施工成孔要设置钢筋砼(或砼)井圈。2、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涨力而变形。不设程度支撑以方便操作。3、第一节护壁高出地坪15~20cm便于挡土、挡水桩位轴线和高程均要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护壁厚度取30cm应比下面的护壁厚10-15cm。(四)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桩孔护壁砼每挖完一节以后要立即浇筑砼。人工浇筑人工捣实用敲击模板及用铁钎和铁棒插实。根据土质情况尽量使用速凝剂尽快到达设计强度要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及时加以堵人工挖孔桩允许偏向表孔径工程允许偏向〔mm〕检查检查频率Ф1000轴线偏移<20钢尺检查不少于5处每根桩护壁直径<50钢尺检查不少于5处每根桩垂直度<0.3侧孔仪每根桩塞和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砼强度为C20坍落度控制在80~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五)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每节桩孔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展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根据逐根进展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六)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着手在桩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结实。(七)安装木辘轳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木辘轳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木辘轳〔设刹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