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展了小班思维活动《圆点点》。这个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到处都是,使幼儿初步建立圆形与物体之间的认知联系,形成对圆形更准确的知觉,并促进其空间概念的形成。小班年龄的幼儿首先认识的是圆形。看到圆形,他们马上联想到圆圆的大西瓜、圆滚滚的皮球。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这种认知带有随意性、表面性和不完整性。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等系列感知操作,初步建立圆形与物体之间的认知联系,同时融入对圆形大小、颜色的区分及数量的认知,促使幼儿在自身现有水平上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观察:我带领孩子打开观察世界的眼睛,跟随“圆圆”一起发现生活中的奇妙的“圆点点”。有气球,苹果,眼镜,太阳,冰淇淋球…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到处都是。为下一步打好基础。探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找找看”的游戏,通过找到小宝家里带有圆形的东西(柜门、小汽车、小狗身上的斑点、小熊的眼睛、窗帘上的圆点),并进行验证。结合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圆形与物体之间的认知联系。操作: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圆形,请小朋友自由地说说,看看他们能把圆形宝宝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同伴间互相交流,看看谁能有更好的想法。发现:通过了“变魔术”的游戏,小朋友们脑洞大开,在我提供的魔术板上,我用一些圆形做了装饰。不仅有平铺拼摆,还有叠贴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启发。董瀚辰小朋友能拼出立体的太阳。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发展了小班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孩子还尝试着采用叠贴的方式去拼摆,应该多采取借鉴同伴经验的方式去点评。另外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地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