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通常,提到杭州,就不能不提到西湖……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而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吧……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2.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西湖简介: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三面环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素有天堂镶嵌明珠轻拂远眺硕大银镜葱绿典雅绸带漂浮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心旷神怡夜幕初垂轻风徐来湖水荡漾《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文章是从哪两个层面来描写西湖的?文章从阳光下的西湖和月光下的西湖这两个层面来描绘西湖美景。读第二自然段。作者站在西湖边看到的山是什么样的,水又是什么样的?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绿、青、浓、淡水:硕大银镜一闪一闪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连绵起伏硕大银镜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作者描写了西湖的哪些景物。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苏堤春晓白堤柳影小瀛洲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造句:站在海边,迎面吹来的海风,使我心旷神怡。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人间天堂!西湖的美景,征服了古往今来的游客,而月夜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读第四自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位来描写月光下的西湖的?全景: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湖中: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用了许多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大家再次通读全文,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我们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最多。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本文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用“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描绘出了湖面碧波千顷,湖水平静柔美的姿态;用“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写出了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壮美静态;“一群群白鸥飞掠过湖面”,湖水晃动着山峦、宝塔、楼台、树木的倩影,白堤和苏堤像两条绿色的绸带,在碧水之中飘逸——这是作者描画的西湖动态。作者以动静结合的勾勒渲染,使西湖美景跃然纸上,让读者感觉到在盈盈湖水边,远山隐隐约约,孤山朦朦胧胧,若有若无,仿佛仙境一般。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西湖的美景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西湖,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动人的画。不论是常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现在,就让我们以苏轼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