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VIP免费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_第1页
1/4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_第2页
2/4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_第3页
3/4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文章标题: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六中全会作出的这个《决定》,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完成了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新贡献。一、关于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深化以至完善的过程。(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六个更加”,其中之一即“社会更加和谐”,这已孕育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最初萌芽。(二)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必须加强四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之一是,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在我们党执政史上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三)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一是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格局已由“三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发展为“四位一体”,在原有“三个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社会建设”。(四)2006年年初以来,中央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推动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第1页共4页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胡锦涛同志在建党8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央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5个方面,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和任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中央强调要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要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五)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从而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基础上确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如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样,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新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曾作出过科学的设想。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将是“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的社会。他们在这光辉著作中还提出这样的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们勾画出的美好社会蓝图,为实现社会主义美好社会指明了正确途径。建国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不第2页共4页懈的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重要著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