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火烧云》教学【标准相关陈述】1.基于课程标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打破串讲的教学模式,避免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己阅读、描述大意、欣赏意境、畅谈象想、练习诵读、积累语言;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达到自读自悟。2.基于教材特点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萧红的语言极具个人魅力,能感染每一个读者。加上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鉴美的能力。3.基于学生实际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具备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由于本文文字浅显易懂学生能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想象画面、反复朗诵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准备】1.教师:制作PPT课件2.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云的自然现象。【课时建议】一课时【评价设计】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用课前预习检测和课堂随机观察两种途径。课前预习检测采用口试,从而检测目标的适切性和达成度。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扫清文中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音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目标2: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加上教师的一些必要范读,运用边读边想的好方法,学生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目标3: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在“小组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检测也可以体现到课堂教学之中,更有利于及时反馈,做到“以学定教”。教学评价是对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种诊断,时刻关注学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习活动方案】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2.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3.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4.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自主学习课文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生交流,师巡视。)C.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四、朗读体会(一)颜色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师:(出示文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