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绩效管理思想对幼儿园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的实践研究永清新村幼儿园唐芙蓉摘要:教师绩效考核评估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评价,一般与评优和奖惩直接相关,是幼儿园每月工作、学期工作奖惩、分配、岗位培训以及人事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大部分幼儿园仍采用偏重经验管理和总结、带有主观性的、不适应二期课改及园本化课程实施的传统评价,忽视对教师的崇高师德这一核心价值观、保教工作的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评价、忽略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个体自身发展的纵向评价,忽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从而影响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以上种种与目前实施新《纲要》,进行幼教事业改革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深入了解绩效评价的基本结构、操作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了规范、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基于能力提升的星级教师评价体系;确立以园为本的多元化考核内容。通过发展性考核评价评估了教师日常工作表现,在追求绩效的引领下带动了教师事业的发展,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最终促进了幼儿园组织的发展。关键词界定:绩效管理发展性考核评价绩效管理:就是以人为本,是目标与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发展性考核评价:本课题是指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及专业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评价观的形成性评价。一、研究背景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需要,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则代表着更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对教师评价的模式和方法是否科学、公正,是否合理、有效?这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需求,促使教育管理者们努力寻求合适的评价模式。发达国家正在广泛应用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逐渐受到了国内1教育研究人员和管理者的关注。因此构建完善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对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大家越发认识到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而师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从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上进行再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上的再完善。这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无疑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这就不仅需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更需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教师身上潜在的动力和创造意识,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整体质量。我认为首先从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开始,而积极性的调动要从激励并满足她们合理的需要着手。幼儿教师合理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园长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和尽量满足幼儿教师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应当重视和满足幼儿教师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才能使她们产生较强的动机和积极进取的行为。幼儿教师的精神需要包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的需要、提高自身教养能力的需要、获得领导及同事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在工作当中进行公平竞争的需要、在工作当中取得成就的需要等等。为积极贯彻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争创先进教育区”的目标,以推进内涵发展为核心任务,围绕我园三年规划所确立的“以教师发展为本,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师的个性和潜能,建立一支师德好、理念新、素质高的教工队伍”的和谐发展观的办园理念为教工确立自主化发展目标、搭建成长阶梯,在十一五发展之始,本园通过教代会已制订出“十一五”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即:“教工梯队培养、发展评估指标及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估指标及管理办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学习借鉴著名企业成功经验后,很受绩效管理思想的启发,因为,绩效管理的思想精髓是以人为本,提倡让教工充分参与组织的管理过程,重视教工的发展,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教工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