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教学案(1)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能理清小说的内容结构,通顺生动复述,简洁准确地归纳;2.简单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第一课时预习自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美观)羞怯()干()biē七皱八()zhě撂下()木()jī锃()亮嶙峋()()翩然()腼腆()()翕()动反()chú找茬()瑕疵()()粗()lì小犊()()()zīzhū必较踌躇()()不决2.解释下列词语(1)端详——(2)瑕疵——(3)腼腆——(4)锱铢必较——(5)熙来攘往——(6)踌躇——(7)瘦骨嶙峋——(8)死乞白赖——(9)扬长而去——(10)刨根究底——3.填空(1)本文体裁,作者,他是(国籍)小说家、诗人,曾经获得过奖,代表作品有等(2)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4.收集有关牛或含“牛”字的成语并解释订正栏:学习过程:一、课前诵读二、情境导入三、学习研讨:(一)读课文,整体感知1.试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复述故事,初次体会构思巧妙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学生复述课文(二)初识安恩,走进奶牛读小说1-2节1.画出描写安恩的语句,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安恩?2.安恩的奶牛有哪些特点?(在文中画出相关语段)3.奶牛与安恩的关系如何?(在文中画出相关语段)4.讨论:这两段着力描写奶牛和安恩有何作用?补充栏:四、课堂练习: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B.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C.“这头奶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D.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2.阅读课文1—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段选自(国名)作家的作品,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2.划出第②段中安恩外貌描写的语句,从外貌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人?3.第④段中一词反映了安恩和母牛的关系亲密。4.第④段对于动物观察细腻,描写生动,你能写一段你所熟悉的动物吗?订正栏:五、巩固延伸:骆驼梁实秋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从前常喜欢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眺,一片釉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一双骆驼了。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得生出优越之感,掏一把花生掷进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筋头,觉得有趣。我之看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它卧在那里,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剥的皮肤上隐隐的露着血订正栏: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的在喘。水汪汪的两只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是一条破扫帚。骆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悲惨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是吗?我心目中的骆驼不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叮叮当当响就知道送煤的骆驼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现,一根细绳穿系着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八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的跪下来给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往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随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驯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的欣赏。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一双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尝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是类似“人地不宜”之故罢?生长在北方大地之上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