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树林和草原【疑难解析】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文章按时间顺序有层次地写出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了俄罗斯夏日草原的独有风光。2.本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的景物?你能结合作者的描绘概括一下各时间段里的景物特点吗?甲生:黎明时候。景物特点是:清新、湿润。乙生:在阳光底下。景物特点是:虽然凉爽,但炎热已经逼近。丙生:太阳越升越高。景物特点是:空气新鲜清爽,景物欢快明亮。丁生:黄昏来临了。景物特点是:景色变换,空气清新。戊生:夜幕降临了。景物特点是:温馨。3.本文是从谁的视角出发来描写自然风光?这样的写法表现出人与自然怎样的关系?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思路: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文章中的“你”的身份。通读全文后,不难发现“你”是猎人。本文是从猎人的视角出发来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出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其中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和陶醉其中的心情。4.课文在描写景物时多处用了省略号,这是为什么?夏日的草原上风光无限,让人目不暇接,不能一一用语言去描绘,故用省略号表示,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重点品析】1.“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你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气立即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过多的芬芳之气使得你头晕目眩。灌木丛没有尽头……只是远处某些地方有一片黄灿灿的成熟了的黑麦,一条条狭长的粉红色的荞麦田。”读了这些语句,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这些语句以简洁、细腻、清新的笔触,从色、香、味等角度描写了俄罗斯夏天七月早晨的草原风光,融合了猎人在灌木丛中漫步时的欢畅体验。优美的自然景物如清新的诗行呈现在读者眼前。2.“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太阳就要落下去。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太阳落下去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这段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黄昏图,充满生活的喜悦、蓬勃的活力,散发出来的是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诗意。3.,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芬芳……”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去掉吗?这些语句描绘的是雨后草原清新亮丽的景象,融合了猎人惊喜欢愉的体验。如果把加点词语去掉,就不能很好地表现猎人的感受,语言的诗意也大大削弱。【课外知识补充】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赏析:出外做官的人,对异乡景物的变化十分敏感。天刚亮的时候,太阳从东海升起,云彩被朝阳照射,彩霞绚丽;江南春早,梅、柳枝头已经透出春意。春天到来了,黄莺也活跃地鸣叫起来;在和暖的阳光照耀下,水中的蘋叶也转绿了。听了陆丞吟咏后,引起了我的思乡之情,以至于流泪了。在这首五言律诗中,诗人抓住“宦游人”对季节变换、景物各异而独有的敏感这一特点来描写,勾画了一幅绚烂明媚的早春图。画面上有五彩缤纷的朝霞,有早开的梅花、吐叶的垂柳,有鸣啼的黄莺、灿烂的阳光、绿色的蘋叶。这一切显得那样生气勃勃,春意浓郁,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诗人不是静止地去描写,而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选择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摹写春天的气候、景物的变化,精工细腻,准确地表现出那特定的自然景物的优美和神韵。这种高妙的写景艺术技巧,在初唐诗人中是很杰出的。尾联和首联照应,抒发宦游人思乡之情,从结构上看浑然一体。全诗语言洗练,对仗工整。【同步达纲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rú___________湿yùn___________蓄目xuàn___________kēngqiāng___________zhēn树___________qióng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