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草船借箭(第五课时)》教案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情感与价值观:4、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条理清楚地复述课文。难点:1、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课文主要下了三国时期的关羽左手臂被毒箭所伤,请医生刮骨去毒的故事,颂扬了关羽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二、品读词句,研读课文。1、学习第1--5段。指名再读课文,思考题1:关羽的伤怎么样?关羽刮骨疗毒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题2:华佗为什么赶来给关羽治伤?思考题3:关羽为什么不用华佗的方法治疗?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汇报思考题1:中箭后从马上摔了下来,不一会儿,胳膊就变得又青又肿。原来箭上有毒,不及时刮骨疗毒,胳膊难保。思考题2:华佗平时很敬重关羽将军。思考题3:认为是小手术,不用绑起来。(2)学习第6--11段。自由朗读课文6—11,了解刮骨疗毒的过程。交流关羽刮骨疗毒时的表现。从文中划出最能表现关羽英雄气概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有感情朗读相关部分。思考:当华佗为关羽疗毒时,关羽怎么做?旁边的人表现怎么样?此时,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明确:(1)关羽一边继续下棋,一边伸出右臂,让华佗割肉刮骨。(果断,毫不犹豫、无所畏惧))。(2)华佗用刀切开皮肉,刀把关羽的臂骨刮得“嚓嚓”直响,关羽仍然悠闲地下棋,根本没有一点儿害怕和痛苦的表情。旁边的将士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有的人甚至捂上眼睛。不敢再看下去。不大一会儿,华佗刮完了骨上的箭毒,涂上药,用线缝住了伤口,关羽才大笑着站起来,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了不起、英雄气概、大丈夫、像个男子汉……)三、课文按起因、治病过程分成两部分。轻声读课文。想一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什么,从这两方面概括主要内容。1.主要人物?(关羽)主要事件?(包括起因、治病过程两部分)2.运用连贯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下了三国时期的关羽左手臂被毒箭所伤,请医生刮骨去毒的故事,颂扬了关羽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总结(一)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二)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三)学习补充歇后语: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四)通过书籍、网络了解关羽和华佗的其他故事。(五)选读《三国演义》小故事(《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五、拓展阅读。阅读课文后的短文《美妙的对称》。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原理?六、小结与作业1、做第十二课练习册。板书:关羽刮骨疗毒中毒刮骨疗毒谈笑自若果断,毫不犹豫、无所畏惧英雄气概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