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能正确翻译并领会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目标:1、善于借助工具书学习并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2、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疏通并领会课文大意。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并能流畅的翻译课文。难点: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规律。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象,获得生活乐趣。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学习设置:一、导入新课:音乐欣赏《童年》。同学们,刚才那首歌唱的是什么?……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生活,就如这首歌所唱的,我们今后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将是美好而又甜蜜难忘的。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图画……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年都有哪些有趣的事要跟我们来分享,我们同学从中能不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作者简介(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再小结)二、新课导学: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二要自己用心领悟,能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检查预习(幻灯展示)三、感知积累。1、朗读课文(教师先进行点拨)第一遍,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好读音;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学生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但要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生齐读)童稚zhì藐miǎo强jiāng唳lì砾lì为wèi之怡yí然称快凹凸āotū癞虾蟆háma拟作nĭ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读出节奏。(划分停顿的目的是理清句意的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C、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D、能/张目·对日E、昂首/观之,项/为之·强F、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G、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H、蹲其身,使/与台齐。I、见/二虫斗草间。第三遍,学生齐读,读出感情。2、疏通文意(结合练习2,先点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请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幻灯展示,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教师指导翻译的方法(五字口诀):增删移留换增:指补充原文省去的成分;删:指删去某些不能译出的虚词;移:指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调整语序;留:指保留原文的某些词语,如人名等专有名词;换:指更换古今词形、词义不同的词。3、问题探究。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自主讨论明确: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观蚊成鹤)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神游山林)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鞭逐虾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