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国庆假期作业质量评估(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材料主要是揭示()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破败不堪C.《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D.英国的鸦片贸易获得巨额利润2.民族英雄是指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主要事迹是()A.抗倭斗争B.虎门销烟C.战死虎门炮台D.抗击八国联军3.中英战争使中国的形象一落千丈,西方人很快以傲慢的神情看待中国;这是一个长期愚昧而又骄傲的国家,一个没有自我更新能力和缺乏活力的国家。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参加这场不义战争后也曾断言:“中国的龙要被废止。”“中国的龙要被废止”的根本原因是()A.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中国的市场被迫打开D.改革的方案不合时宜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5.“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6.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公使全称为“特命全权公使”或“全权公使”。公使为外交使节的第二等级,由国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礼遇仅次于大使,但实质地位基本与大使相同。近代史上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8.圆明园曾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可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大肆抢劫并焚毁,只留下了断壁残垣。罪魁祸首是()A.英法联军B.英美联军C.俄美联军D.八国联军9.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10.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C.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都有俄国参加11.“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12.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光辉历史的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其中“金田”出的“新君”是()A.陈化成B.关天培C.洪秀全D.洪仁玕13.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文献应是()A.《南京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4.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天京陷落②金田起义③天京事变④北伐西征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15.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胜转衰B.敌人长期封锁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16.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①奕䜣②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