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依法达标工作意见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和我市关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城乡村(居)依法自治工作实际,使村(居)民自治工作在我市得到进一步深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为依据,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核心内容,提高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村(居)委会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将村(居)委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基本原则(一)村(居)民自治必须抓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核心内容,切实保障村(居)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利益。(二)村(居)民自治必须坚持与抓好城乡和谐社区工作相结合,促进城乡社区经济发展,维护城乡社区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国家在城乡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三、村(居)民自治的基本内容(一)基础工作深入扎实。村(居)两委高度重视自治达标工作;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治达标工作的意义、村(居)民参与村(居)务管理积极性高;各类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二)村(居)级组织健全有力。村(居)两委班子团结协调、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村(居)两委班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廉洁自律,自觉接受村(居)民监督;村委会下属机构、村(居)民小组组织健全,工作有力。(三)民主选举公开公正。民主选举村(居)民委员会、第1页共4页村(居)民小组干部,依法搞好村(居)委会班子建设,村(居)委会干部由群众直接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四)民主决策科学规范。建有完善的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制度,议事规则清楚明了;重大村(居)务事项按照规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决策的事项得到有效的落实;依法推选产生村(居)民代表,有健全的联系户制度并能充分发挥作用。(五)民主管理扎实有序。有规范的民主管理制度,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实用,干部群众自觉遵守,实施效果好;集体财务收支按程序审批,村(居)委会换届后及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六)民主监督切实有效。村(居)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制度、村(居)干部激励约束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对在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有处理结果;每年对(居)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两次被评为不合格的村(居)干部,有处理结果。(七)村(居)务公开全面扎实。设有规范的村(居)务公开栏,村(居)级财务和涉及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能及时按程序公开;丰富村务公开的内容,由事前公开向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公开方案的提出、审核和实施有严格的程序;无弄虚作假现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释和答复;村(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居)民民主理财小组按民主程序产生并发挥作用。(八)村(居)级档案规范齐全。村(居)组织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各类台帐资料齐全,管理有序;有档案室(柜)、分类存放和专人管理。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5月份)。要利用多种形式,系统学习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XX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XX省选举办法》和我市关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各镇乡、开发区、街道成立村(居)民依法自治达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村(居)民依法自治第2页共4页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干部群众的公仆意识、群众观念、集体观念和依法治村(居)观念。第二阶段。健全组织、建章立制、全面推进(6月—10月)。按照我市《关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实施意见》,结合各村(居)实际情况,认真检查村(居)委会下属各工作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和村(居)民代表会等组织的设置和健全情况,真正形成以党支部(党委)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体,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的强有力的组织体系。选好村(居)民代表,村(居)委会要对当选者颁发民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