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ARY’SCOMPANION2023年第12期秘书之友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1],把部分高校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体现了国家对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如何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课程群)教学改革,构建与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案,有效提高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秘书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职业,围绕时代需求开展秘书学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用型秘书人才的特征,要求秘书学专业学生除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还要有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实践能力。秘书学概论课程作为秘书学专业核心课程,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有很强的应用性,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秘书工作性质特点、工作方法、工作规律等,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指导秘书实际工作。因此,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秘书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秘书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秘书学概论是秘书学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主干基础课程。它阐述了秘书学科的核心理论,是学科的铺路石。”[3]但由于其理论性强、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评价方式机械等原因,导致课程授课效果差、学习内容和学科发展不匹配,课程价值很难充分发挥。(一)知识内容陈旧,教材选取难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秘□李玉红田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秘书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书教育秘35SECRETARY’SCOMPANION秘书之友2023年第12期书学专业发展历程短,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客观上造成了专业教材在内容上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目前,虽然秘书学概论教材种类繁多,但内容庞杂、理论深度不够、缺乏权威性成为多数教材的通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部分教材知识体系不清晰、知识划分重复、知识点表述啰嗦等,由于对秘书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能界定不清,秘书学概论与秘书实务、秘书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等诸多问题,导致教师“教”和学生“学”都难以抓住重点。另一方面,教材知识内容陈旧,与社会对秘书人才的要求错位。由于教材中的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导致其对现代秘书工作缺乏指导性,不能对学生学习产生吸引力,最终自然难以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二)课程理论性强,教学方式方法老套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不断推进理论建设的深化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在互促中呈现最佳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从现实来看,秘书学概论课程授课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方法问题突出。尽管秘书学概论课程以向学生介绍秘书学基本原理为主,理论性强,但其教学宗旨仍是对秘书和秘书工作实践的指导,因此,教学终极目标仍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地夸大理论知识的绝对价值,即便教学中加入案例分析和讨论,也是为了验证“原理”而非指导实践,加之学校的教学仍以传统讲授法为主,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参与机会,最终导致学生课程参与度低、提不起兴趣而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三)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足关于秘书学专业建设,有学者指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师的种种努力,愿景再好也无济于事。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角。”[4]秘书学专业从2012年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至今仅有十余年本科办学发展史。据笔者统计,截至2023年9月,全国以秘书学专业招生的硕士点仅有河南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专业人才支撑相对薄弱,当前的教学师资大多由汉语言文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转入,属于“跨专业从教”。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