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历史小论文典型试题示例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是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即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它把世界上最丑恶的形貌一丝不变地保存了三四千年”。20世纪初叶,马克斯·韦伯等西方学者提出的精神文化决定论给这种观点涂上了理论色彩……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自停滞论出观之日起,中外学者即不断与之商榷和争鸣,并在争辩中使中国历史变迁论得到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吕振羽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到近些年出现的“市场经济萌芽”“近代化萌芽”“早期工业化”等新概念的提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提示:首先应明确提炼出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关键词是“停滞论”“变迁论”2分;“明清之际”1分,共3分),并围绕该观点,结合历史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别论述。(9分)观点一:中国古代社会停滞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不具备社会转型的因素。(3分)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强化达到顶峰;(3分)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农耕文明没有重大发展;(3分)文化:理学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民众思想愚昧;(3分)观点二:中国古代社会变迁论,即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社会转型的迹象。(3分)政治:专制集权极端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分)经济: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3分)文化:民主思想萌发;开启西学东渐之风;(3分)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雅尔塔体制的“大国安排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体制造成冷战局面的观点是“片面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有的学者指出,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双方在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问题上共震互动,“又经双方最高领导人升华”所致……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说明,苏联对冷战的爆发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苏在战后都打算利用时机调整和配备力量,确定势力范围,以各自为核心组建新的国际体系,因此美苏为划分势力范围而爆发了冷战。有的学者指出,冷战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也有的学者指出:“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对美苏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则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制’道路的重要因素”。——白建材、田华《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评材料中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第一种: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1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全球霸权的战略,而且把日益强大的苏联视为实现其战略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被动应战,最终形成了美苏冷战的局面,因此冷战的主要根2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第二种:冷战是美苏共同导致的。二战后期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