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将帮助学生梳理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和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除自然力量以外的人类活动给地表改变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不可能不对自然界产生影响,但人类的发展应该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表的活动。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三、科学知识目标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问题。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自然力量使地表改变的图片。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前三课的研究,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除了自然力量,还有那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类改变地表。(二)新课教学◆活动1:人类活动改变地表1.梳理前三课内容。明确: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除流水、风、海浪和冰川外,还有湿度、生物的影响。学生举例,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2.汇报所搜集的30年或更长时间当地环境是什么样的资料。平整土地、修路架桥、毁林开荒、修造梯田、开挖水渠、拦河筑坝等。说说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3.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1)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2)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交流分类结果。二、辩论会1.提出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2.自由结组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3.组内准备辩论材料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些观点的理由都有哪些?怎样总结。4.展开辩论(教师随机组织,但教师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5.总结经过辩论,我们的观点是什么?谈谈自己对上述观点的理解,并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有关信息。增强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尝试针对不同地表变化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板书设计:第十六课人类改变地表1.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流水、风、海浪、冰川、湿度、生物的影响。2.说说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平整土地、修路架桥、毁林开荒、修造梯田、开挖水渠、拦河筑坝3.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1)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2)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4.辩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