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农村妇女两癌费检查后救助情况的思考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近年来患病率有不断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两癌”筛查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保护伞”,早期发现的乳腺癌及宫颈癌90%以上都能治愈,因此对这两种癌症的定期筛查就特别有意义。为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省政府把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列为了重点民生项目。XX县区从20XX年开始组织实施。妇联遵照省市统一安排,精心部署、细化目标,及时制定项目管理实施方案。20XX年发现可疑宫颈癌12例,疑似乳腺癌32例,对可疑病例将进一步检查确诊,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目标,逐步形成维护妇女健康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妇女身心健康,受到了社会好评。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一)流动妇女免检不能到位。该县农村每年都有许多育龄妇女外出务工,有的乡镇甚至有三分之二的妇女都在外地打工;同时,我县近年来打造生态工贸新蓝山,也容纳了不少来蓝务工的外地农村妇女,因为“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全覆盖、也没有全国信息联网,各地的检查依据一般按人口户籍实行,故流出和流进的农村妇女均难以百分百享受“两癌”免费检查。(二)不良医院的负面影响尚未消除。前几年,有个别民营医院,在某些社会团体的配合下,打着为妇女患者免费普查的幌子,对一部分农村妇女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使她们对国家真正意义的免费“两癌”检查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对“两癌”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农村妇女诊疗意识缺乏。一些妇女对“两癌”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没有症状不需检查,有的甚至对查出的异常情况不重视,不配合复诊。结合往年情况发现,患病妇女随踪随访难度较大,主要是联系方式不对、空号,有的不愿意前往第1页共3页复查,导致“两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受影响。有的被查出有病也因经济等原因难以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一些接受治疗的患病妇女因迷信大医院或者亲友的介绍,到长沙、广州等外地医院确诊治疗。因为不懂医保政策和程序,就诊资料不注意收集保管,等到需要申请救助的时候,往往由于就诊资料的不完善,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四)“两癌”救助存在局限性。“两癌”检查的对象是35岁至64岁的农村妇女,而18岁至34岁以及64岁以上的“两癌”妇女仍占有一定比例,这些人因为排除在免检范围内也不能列入到贫困母亲“两癌”救助范围中。已实施的政策扶持与救助情况1.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县绝大多数患病妇女都能享受新农合扶助政策,对农村“两癌”妇女实行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一般报销比例为70%以上;当个人自付比例超过8000元时,新农合可以申请二次追加,报销比例在50%-70%之间;如果在参保新农合的同时购买农村重大疾病保险,则可获得最高15万元的保险赔付。2.女性安康保险。女性安康保险100元保险可保4万元,一次最多购买两份保险,由于投保费用小,赔付金额较大,深受广大妇女群众的认可。女性安康保险是一项关注妇女民生、深受妇女欢迎的惠民政策,如果患病妇女既参加了新农合,也参加了女性安康保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病妇女家庭的资金压力。3.大病救济。我县民政局对农村贫困“两癌”妇女有一定数额的大病救助资金,在患者治疗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超过1万元后,可申请民政大病救助资金3000-5000元。但因为申请程序较复杂,准入门槛较高,实际操作中得到救助的妇女较少。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后救助情况的思考1.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两癌”妇女的早诊早查力度。一是拓宽农村妇女“两癌”普查项目的受惠面,力争让每一名农村妇女都能享受“两癌”免费普查的机会。进城务工的农村女性介于中间地带,远离家庭和原有的生活环境,既不能像城市职第2页共3页工每年得到体检,又不能赶回户籍地检查,她们的健康更容易被忽略。建议全国统一出台政策,适龄育龄妇女可以凭身份证到务工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两癌”免费检查,既为她们节省时间金钱的同时也保障了她们的健康权益。二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打破省市区医疗保险壁垒,对跨区域治疗就诊的“两癌”贫困患者实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