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建设现代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对发展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现代畜牧业实现途径中图分类号:F316.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当前,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现代化新型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为畜产品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畜产品的价值等,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08~2014年度四川统计年鉴数据,基于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来探讨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1.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1现代化畜牧业的内涵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基于国内学者对现代畜牧业形成、发展和内涵、本质特征的认识,现代畜牧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畜牧业而言,代表当前畜牧业发展先进水平的综合的、发展的概念。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持续高效的产业。它是以商品性生产为主要特征,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高效管理为基本动力,高度商品化、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1.2现代畜牧业基本特征在人类畜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原始畜牧业阶段、传统畜牧业阶段和现代畜牧业阶段。现代畜牧业的特征是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即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化、信息流通社会化)。现代畜牧业的高级阶段是以高生产能力和高劳动生产效益为特征。现代畜牧业发展是对传统畜牧业不断改造、继承和发展的变化过程,既有对传统性的合理继承,又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殊体现。现代畜牧业不同于传统畜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生产和管理科学化、知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安全化;决策管理信息化。同时,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使得现代畜牧业具有了所在时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征,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内容和要求。所以现代畜牧业不会停留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将不断向前发展,会有新的衡量标准,也会赋予现代畜牧业新的内涵和特征。2.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2.1畜产品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较快2.1.1畜禽存栏数量2014年出栏生猪、牛、羊和家禽分别为9911万头、417万头、2903万只和14亿只,同比增长5.2%、5.85%、5.85%和8.25%。-1-2.1.2肉蛋奶产量2014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9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741万吨,增长5.16%)、186万吨和65万吨,同比增长6.06%、8.62%和5.45%。2.1.3畜牧业产值水平2014年,四川省畜牧业产值和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四川省全年畜牧业总产值为1317亿元,占全国的9.66%,占农业总产值的51%。2014年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47%,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畜牧业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2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四川省牛羊肉比重上升,牛奶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全省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家禽分别为9454.7万头、392万头、2783万只和13亿只,同比分别增长6%、6%、8.5%和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25万吨、171万吨和66万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