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三十一页。一、细菌形态检查法活菌轮廓动力第二页,共三十一页。单染色法复染色法鉴别染色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芽胞染色特殊染色法第三页,共三十一页。原理:细胞壁结构学说等电点学说化学结构学说革兰染色法〔GramStain〕由丹麦医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创立。第四页,共三十一页。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吸干镜检步骤第五页,共三十一页。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复红复染涂片固定第六页,共三十一页。紫色——革兰阳性〔G+〕菌红色——革兰阴性〔G-〕菌〔1〕鉴别细菌〔2〕选择药物〔3〕与致病性有关意义结果第七页,共三十一页。细菌学诊断防止杂菌污染运送注意保存不同期不同标本抗菌素使用前采集病变明显部位标本必须新鲜第八页,共三十一页。药物敏感试验直接涂片镜检别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动物试验明确诊断初步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测技术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第九页,共三十一页。原理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结果判断血清学的诊断--能看出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效价上下--动态观察第十页,共三十一页。种类肥达试验、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梅毒VDRL、RPR试验等抗“O试验等〞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等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消毒disinfection灭菌sterilization无菌asepsis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不含活菌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无菌操作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燃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干烤----加热160-180℃2小时干热(dryheat)灭菌法杀菌机理:高温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红外线----热效应只在照射外表产生微波----热效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湿热(moistheat)灭菌法加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21℃煮沸消毒法水煮100℃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水蒸汽100℃15-30分钟(繁殖体)反复屡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较低的温度〔61℃30分钟〕杀灭致病菌20-30分钟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紫外线穿透力较弱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外表消毒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产生游离基,破坏DNA。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s而不被人耳感觉到的声波过水时的空化作用〔空穴效应〕粉碎细胞,提取细胞组分革兰阴性菌较为敏感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用机械性阻挡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0.22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适用范围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滤菌过程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保存菌种冷冻真空枯燥法: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使细胞内酶失活,干扰细菌的正常代谢--破坏细菌细胞壁、膜等结构,导致内含物逸出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可杀死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1、高效消毒剂--适用于不耐热力,但要进入体内的物品--包括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等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2、中效消毒剂--适用于纤维内窥镜、喉镜、麻醉器材等--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不能杀死包括芽胞,可杀死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多数病毒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可杀死多数细菌繁殖体,不能杀死芽胞、结核分枝杆菌、某些抵抗力强的真菌和病毒3、低效消毒剂--适用于皮肤、粘膜、物体外表和地面等--包括季胺盐类消毒剂、氯乙定、高锰酸钾等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龙胆紫干扰氧化、抑制繁殖染料新洁而灭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