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古蔺县观文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骈进pián忐忑tè栖xī息凌驾líng僧侣lǔB耸立sǒng庸碌lù留滞zhì扶掖yè旁骛wùC襁褓bǎo繁衍yǎn披蓑shuāi覆辙chè睿智ruìD灵柩jiàu冥诞dàn成吉思汗hàn陨落sǔn谀词yú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3分)A.喧嚷成吉思汗温声细语安慰B.浸水洗礼红妆素裹劫难C.朦胧原弛蜡象覆盖射大雕D.疲倦天娇憧憬荡漾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B.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趾高气扬。C.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勃然大怒。D.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离骚》和《楚辞》中的《国风》。B.《蝈蝈与蛐蛐》这首田园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达了“大地的诗歌”是永恒的这个主题,歌颂了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好大自然。C.《星星变奏曲》这首抒情诗,借助“星星”这个意象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诗的意境优美,通俗直白。D.“我的爱心象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说明雨下的很大,瓢泼大雨,把天地都连成了一片。第二部分(共105分)二、古诗文默写。(8分)6.根据课文,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1)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深刻的揭露了百姓受苦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2),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3),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4)无意苦争春,。(陆游《卜算子咏梅》)(5)巧笑东邻女伴,。(晏殊《破阵子》)(6),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7),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三、诗词品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7.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答: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四、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6分)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