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情绪与情感一、情绪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概念–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2、情绪的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测谎仪及其记录二、情绪的表达•情绪的表达–面部表情–体态语言(身体姿势表情)–声音特征(言语表情)1、面部表情每一种面部表情都需要面部各个部位的组合,我们的面部有三个能够独立运动的部分。A、额头和眉毛B、眼睛、眼睑、鼻子C、脸颊、嘴、下巴快乐悲伤惊奇生气厌恶恐惧身体姿势表情言语表情美国一位女演员用悲调念美国一位女演员用悲调念2626个英个英语字母,竟使听众落泪,而一个语字母,竟使听众落泪,而一个波兰喜剧演员用另一种语调念同波兰喜剧演员用另一种语调念同样的样的2626个字母,却把听众引得哄个字母,却把听众引得哄堂大笑。堂大笑。二、情绪的表达•表情的先天性•表情的共同性•表情的文化特性二、情绪的表达•表情的先天性–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人和动物的表情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根源。–当代心理学和人类学•先天盲婴的自发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相一致–正常婴儿具有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婴儿还具有与生俱来的解释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表情的先天性先天性:情绪表达是先天的本能活动,不需要学习和模范。儿童生来就有表情先天盲童早期的表情反应与正常婴儿一致。情绪的共同性•旧金山加州大学艾克曼的一项发现:全世界任何一种文化的人都可认出四种表情(恐惧、愤怒、悲伤与快乐)表情的文化性–基本情绪的表达有一致性,但不同文化对情绪的表达也有限制。这个姿势在北美洲的意思是“一切顺利”或“很好”,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意思是“你一钱不值”,而在意大利南部的意思是“你像头蠢驴”。二、情绪的发生机制•1、生理机制•生理反映基础•生物钟的影响(28天为一周期):与月球周期性变化有关•2、心理机制•客体与需要、预期的关系•认知评价的作用•个性特征二、情绪的生理机制•(一)情绪的中枢机制主要涉及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皮下神经节等部位的活动,其机制极为复杂。•1、情绪与与下丘脑、边缘系统•“快乐中枢”与“痛苦中枢”•心理学家奥尔兹做了一个控制电流刺激的开关装置横杆,可以由老鼠自已掌握。只要老鼠一按这–根横杆,埋藏在下丘脑附近的那个微电极就产生电流刺激,持续时间为0.5秒。实验开始了,奥尔兹等人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情景:老鼠一旦学会按压横杆来获得刺激后,就会以近乎疯狂的热情来刺激自己。每只老鼠都以极高的频率按压横杆,平均频率为2000次/小时,有的竟高达5000次/小时,而且要连续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呼呼睡去。但一醒来,就又去按压横杆。2、情绪与网状结构•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活系统的中转站。网状结构靠近下丘脑部位接受来自中枢和外周两方面的冲动,向下发放引起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向上传送可使某种情绪处于激活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产生情绪体验。3、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情绪的最高调节者和控制者,它负责情绪的认知、体验与控制。动物实验表明,当动物除去大脑皮层以后,其情绪表现异常,如情绪产生的阈限降低,容易激动;情绪泛化,无定向;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等。•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1、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与情绪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在某些情绪状态下,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相对亢进,如激动紧张时,瞳孔放大、心率增快、血压上升、血糖升高、呼吸加速、胃肠道活动抑制;突然惊惧时,呼吸暂时中断、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冷汗、口干;焦虑、抑郁则可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2、情绪与分泌系统•人体内有两种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泪腺、唾液腺、消化腺等)和内分泌腺(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性腺等)。情绪与内外分泌腺的活动均密切相关。不同情绪状态会引起不同的外分泌腺的变化。如个体过于高兴或悲痛时,常常落泪;焦急或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