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单细胞真菌营养方式:异养第一页,共二十一页。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依赖外来的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以酵母菌为例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页,共二十一页。讨论2、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1、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这与酵母菌有什么关系?酵母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第三页,共二十一页。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2、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响,变成灰绿色。二、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第四页,共二十一页。通气第五页,共二十一页。第六页,共二十一页。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响,变成灰绿色.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第七页,共二十一页。三、实验用具〔略〕1、NaOH的作用是什么?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4、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第八页,共二十一页。三、实验用具〔略〕四、实验结果预测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响;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响。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第九页,共二十一页。五、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那么〕置于A、B锥形瓶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环境下培养8-9小时。3、检测CO2的产生4、检测酒精的产生〔1〕取2支试管编号〔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A试管密封,B试管不密封.六、观测、记录变混浊/快无变化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第十页,共二十一页。七、实验结果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2、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无氧呼吸产生少量CO2。实验结论:1、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思考在本实验中,有一组同学在检测因变量时发现,有氧装置中的酵母菌培养液也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你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再探究: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再探究:葡萄糖水溶液葡萄糖水溶液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再探究: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再探究: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再探究:先浑浊后澄清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以下装置中都参加活酵母,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训练迁移ABCD参加葡萄糖和水参加葡萄糖参加水参加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A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要探究的问题: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1、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2、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是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或结果或要记录的实验数据。4、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要设置几个实验组?3、比照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比照实验。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内容总结探究:。1、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那么〕置于A、B锥形瓶。〔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混匀.A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