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mùdì)与要求熟悉:成分输血的概念及适应证了解:输血的适应证和输血反应,掌握大量(dàliàng)输血的适应证和并发症;自身输血和血浆代用品的适应证第一页,共八十三页。第一节概述(ɡàishù)Outline一、概念(gàiniàn)二、历史三、临床应用四、输血指南第二页,共八十三页。一、输血(shūxuè)的概念transfusionConceptofblood输血是指将全血或其各种不同的成分,按需分别输注给病人输血在医学(yīxué)领域,特别是外科领域的地位第三页,共八十三页。6血液(xuèyè)成分第四页,共八十三页。二、输血(shūxuè)的历史1、动物间输血:1665年英国理查.罗维尔医生完成了首例动物(狗)间输血试验2、动物与人输血:人类(rénlèi)历史上第一例输血1667年,法国著名御医Denis将400ml小羊血液输入一名15岁的失血患者体内,拯救了这名患者3、人与人输血:1818年英国的产科医生詹姆士.布伦德尔首次成功地把一个人的血液直接输给另一个人第五页,共八十三页。4、血型(xuèxíng)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Karl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Karl也因此获得了1930的诺贝尔生理学奖第六页,共八十三页。5、枸橼酸钠1914年Hustin成功制出长效抗凝剂枸橼酸钠(ACD),从此(cóngcǐ)开始了真正的输血疗法第七页,共八十三页。6、成分输血(shūxuè)是由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达95%以上。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100%,很少使用全血第八页,共八十三页。7、自身输血1917年LockwoodCD.在Americanliterature首次报告自身输血1960s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自身输血理论与技术逐渐成熟1970年第一台血液回收设备问世(wènshì)1974年由HaemoneticsCorporation引入一种在回输前采集、洗涤、浓缩红细胞的系统:“CellSaver”第九页,共八十三页。三、输血(shūxuè)的临床应用Clinicalapplicationoftransfusion1、输血的目的Objectiveoftransfusion是补充血液中某些缺乏(quēfá)的成分,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补充红细胞改善氧的运输能力第十页,共八十三页。2、输血的适应症Indicationoftransfusion(1)创伤和失血—失血量与输血(2)贫血(3)凝血功能障碍(4)替换(tìhuàn)血液中的有害物质(5)严重感染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3、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核对血型(xuèxíng),防止误输异型血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08-4-1第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必须使用专用输血(shūxuè)器,滤网孔径<170um第十四页,共八十三页。(3)注意无菌原则(yuánzé),血中不加任何药物第十五页,共八十三页。(4)输血开始10-15min内严密(yánmì)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必要时立即停止输血第十六页,共八十三页。四、输血(shūxuè)指南传统输血指南:Hb<100g/L或Hct<30%我国2000年输血指南-内科病人慢性贫血及缺氧,Hb<60g/L或Hct<20%时输红细胞内科急性(jíxìng)出血或有出血性休克,Hb<60g/L或Hct<22%时可考虑输全血第十七页,共八十三页。我国2000年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病人:1、Hb>100g/L不必输血2、Hb<70g/L输浓缩红细胞3、Hb70-100g/L之间时,根据病人的代偿能力(nénglì)、一般情况和脏器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输血第十八页,共八十三页。1996年ASA成分(chéngfèn)输血红细胞红细胞一般用于一般用于Hb<60g/LHb<60g/L,很少,很少>100>100g/Lg/L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一般用于一般用于PT/PTT>1.5PT/PTT>1.5倍对照值倍对照值血小板血小板一般用于血小板一般用于血小板<50*10<50*1099/L/L冷沉淀物冷沉淀物一般用于出血和纤维蛋白原一般用于出血和纤维蛋白原<0.8g/L<0.8g/L及血管性血友病对去氨加压素无效及血管性血友病对去氨加压素无效者者第十九页,共八十三页。第二节输血反应第二节输血反应ReactionsofbloodtransfusionReactionsofbloodtransfusion一、急性一、急性(jíxìng)(jíxìng)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Acute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Acute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AHTRAHTR))第二十页,共八十三页。1、原因(yuányīn):输注异型血:ABO和Rh血型(x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