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一、本章内容框架图1-1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框架图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因特网的学习做准备。从学习线路图中可以看到,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重点讨论了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计算知识内容学生活动1.1初识计算机网络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3网络中的信息载体、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的几个概念信息传输中的信息载体通信线路的分类复用和交换网络连接设备实践体验:初步了解简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讨论交流:描述电话与邮件传递的差别,加深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信息交换、资源共享讨论交流:寻找和描述我们身边的专用网络系统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分层思想OSI模型的基本思想数据报文与控制报文面向连接的协议与无连接的协议电磁波频率的分段调制与解调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基础分类及其方法机设备、通信线路与网络连接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并由网络三要素展开,介绍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的基本思想、网络协议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及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的两种常用技术——复用与交换。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本章包括《初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中的信息载体、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三节的内容。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网络技术,是新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把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本章内容安排了3个“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分组考察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三要素,增强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感性认识;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几种专用网络主要功能描述,开展全班讨论,加深学生对身边的网络应用的了解,更加深切地感受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通过分别列出生活中类似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例子,加深对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原理和作用的理解。本章的重点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OSI模型的基本结构;了解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的常用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及OSI模型分层思想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3.理解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的概念。4.能描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的基本思想。5.了解计算机网络通讯中信息的载体、通信线路。6.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7.了解网络通信中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并能简述其主要功能四、课时分配建议表1-1本章教学课时分配建议表小节内容实践探究活动课时1.1初识计算机网络实践体验:初步了解简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讨论交流:寻找和描述我们身边的专用网络系统2.0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01.3网络中的信息载体、通信线路与连接设备讨论交流:描述电话与邮件传送在信息传送过程中的差别,加深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了解2.0合计6.0五、各节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建议教材1.1节初识计算机网络(一)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3.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二)教学设计建议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内容。由于本节教材概念性、说理性的内容较多,与以往信息技术课中多为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训练不同,学生相应的动手机会少,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部分内容是本书后续部分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通过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例子、展示一些实物或者做一些演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重点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