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心得情系帮扶村尽心办实事驻村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心得一、主要做法与成效驻村以来共筹集资金(包括实物)902.36万元,人均收入从2013年8656元达到2016年11800元。我村先后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等荣誉。(一)深入调查摸底,制定发展规划。驻村伊时,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该村的基本情况,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村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三年内“修缮一条路、新建一座桥、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五个一”目标,为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驻村伊始,恰逢第二批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以此为契机,先后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认真制定了《村工作制度汇编》、《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转化方案及措施》等科学、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和建议11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7件,帮助调处矛盾纠纷2件;以发展青年党员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相结合,接收预备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三)落实工作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公司十分重视驻村工作,为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公司领导多次到两村调研走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348”的工作机制做好工作计划,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按照“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精准识别机制,按照“四因四缺”方法进行分类到位。最终经梳理,全村共确定建立档案贫困户13户50人,其中低保户4户15人,扶贫户9户35人。因病致贫有6户26人,因残致贫有1户3人,因缺劳力致贫有6户21人,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第1页共4页因病、劳力弱的致贫户,实施创业培育型。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公司紧紧结合我村实际,面对我村绿化苗木销售渠道窄的情况,积极协调、千方百计帮扶,以挂钩帮扶的公司销售平台,村两委成立的“六金绿化苗木专业合作社”,在家发展种殖产业,帮扶贫困户发展苗木种植70多亩,共采购了15万元的绿化苗木,共计帮扶贫困户年均人增收1300多元;对因残、缺资金又有一技之长的致贫户,采取资金互助型。由信用社“小额信贷”、村里担保,帮扶人提供信息帮助就近安排在县城和集镇经营创业,今年来,共发放低保金5.56万元,贫困残疾人困难救助金1.5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扶黄训民等3户困难家庭3位即将入学的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其中,亲自与二女户大学生结对帮扶,每年将资助4000元,至到大学毕业;对缺动力致贫的农户,采取结对帮扶型。就近协调安排到村里的危桥新建、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工程做工。同时,建立由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贫困户、种养能手、农业机械能手等组成的劳动力互助会。在犁田、插秧、割稻、烟田起垄、烟叶种植和烘烤等重要农忙节点,根据贫困户劳动力需求,统筹安排互助活动;文化结对型。围绕“文化惠民”目标,投入15万元建设文化文明墙,打造文化礼仪走廊、修建文化文明亭和建设生态文明路等文化设施,采购价值3万元的6台电脑和1台电视,帮扶建立村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春节前,公司深入我村结对帮扶,现场为当地群众挥毫泼墨写春联。(四)狠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危桥新建。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本村村民盼望了近10年的危桥进行新建,投入60万元建设新桥;投入25万元安装66盏led太阳能路灯,实现村庄亮化;投入101.6万元对村2.7公里黄泥路进行道路硬化,并安装道路安全护栏和排水沟等设施,彻底改善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投入19.1万元建设集老年活动室、农村书屋、五保户安置点和农村医疗卫生室等一体的实用性强、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农村幸福院;投入45万元建设集休闲广场、便民候车凉亭、健身和绿化等设施的3个居住集中区农民文化公园;投入专项资金392万元进行土地整第2页共4页理,做好了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完善了田间路、林网和沟渠等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