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复习要点)一、十个“三”: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长骨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3.能够活动的骨连接称为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4.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5.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6.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7.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8.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9.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中,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10.细菌(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条件下可进行出芽生殖。青霉、曲霉等进行孢子生殖。二、十个“二”1.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动物的生殖和种族的繁衍。2.鸟类飞行的方式有滑翔和鼓翼飞行。其中,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3.骨的长长是由于骨骺端的软骨层产生新的细胞,使骨长长;骨的长粗是由于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骨加粗。4.幼年时,人的骨髓呈红色,称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骨髓被脂肪所取代,称为黄骨髓,丧失造血功能。5.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6.关节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7.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8.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9.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重要的组成成分。10.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三、五个“疑点”1.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2.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为同种动物。3.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是作为就地保护的补救措施。4.酶母菌可用于酿酒;也用于发酵面包、馒头。乳酸菌可用于制酸奶和泡菜。5.食物链——将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关系表示出来的链状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A、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B、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C、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D、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