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体会之一:新变化新亮点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体会之一:新变化新亮点[1/2]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建议》)。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作了战略部署。一、《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新变化《十二五规划建议》文本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十二五规划建议》分为12个部分: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除去第一部分是管总的、第十二部分是号召外,中间10个部分可以说都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第1页共6页而《十一五规划建议》分为10个部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七、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除去第一、二部分是管总的、第十部分是号召外,布置重大任务的是中间7个部分。其中第三至六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第八部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分别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三至七部分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第七部分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则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十、十一部分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第九部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第八部分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是两个《建议》的相似之处。重大任务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新增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二部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第九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是《十一五规划建议》基本没有或者完全没有的。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新亮点(一)主题和主线非常清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第2页共6页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根主线贯穿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全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原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逐步演变而来的。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涵义与所区别。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的增加和质量的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也包括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还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等。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五个坚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