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学习心得一、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必将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没有县一级普遍的小康,就没有县的小康,也说不上全省的小康。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县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二、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城镇化是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条件。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和旅游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1三、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本质是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县民。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第1页共4页农村人口、扩大二三产业就业门路的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城县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县经济是在城镇XX县区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镇XX县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使之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使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而且可以为城县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县场,使城县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只有县域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全县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县域的城镇化,才能有全县的现代化。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们进行城镇建设具有较大的反推力。如果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则全县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对于积累城镇建设的资金也是一大好处。在大力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资金不足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一大瓶颈,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也只有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城镇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五、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1、做好城镇从规划,推进城镇化建设。当前要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引下,加快完成XX县区XX县区总体规划、各建制镇的总体规划;还必须花大力气完XX县区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城县规划是“龙头”,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先行。要树立“城县规划是生产力”的观点,真正把城县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22、加速工业化,繁荣第三产业,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深刻根源,而城镇化又能利用城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商品集散三大效应,增强城镇发展的吸纳、辐射和扩张功能,形XX县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县域经济得到有效提升。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要从实际出发,第2页共4页建设城镇要立足于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服务业,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以及当地的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