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读《朴槿惠自传:绝望锻炼了我》有感叶志坚一、作者简介:朴槿惠(韩国语:X48149;X44540;X54812;;英语:parkgeun-hye),女,1952年2月2日出生于韩国大邱市,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现任韩国第18任总统。朴槿惠父亲朴正熙是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母亲陆英修,妹妹朴槿令(育英才团的董事长),弟弟朴志晚(韩国金属复合材料制造公司eg总裁)。二、读书有感(一)未见其书,先闻其声。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也读了几本自传,套路无非是"童年、青年、暮年",或许是"成名前、成名后",甚至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为求新颖,先从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写起,然后有了作者,再写自己如何突破重重阻力,构建"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所以,面对网络的一路好评,我对《朴槿惠自传:绝望锻炼了我》这本书更加期待,一来想看看现任的韩国总统到底有怎样的不凡经历,二来也想知道网络舆论是否言过其实。(二)目录决定开局。翻开书本,首先肯定要看看目录,目录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住在有大庭院房子里的孩子;第二部分二十二岁的第一夫人;第三部分孤单有漫长的航海;第四部分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第五部分我的信念将在世界舞台继续。根据目录,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也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只不过在每个时间节点,都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来作为标题,映射整个部分。看到这,我的想法变了:我不希望这本书成为另类的"心灵鸡汤",孰不知我从小就是喝父辈人给的"鸡汤"长大的。带着怀疑的态度和略有失落的心情,我开始读起来了。(三)慧眼识人。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出身于富贵人家,出身朝鲜王朝忠清北道沃川郡一个地主家庭,是"忠清北道玉泉第一户拥有汽车的第1页共6页人家,"这句话翻译成汉语语境就是:我们家是北京西单第一辆有车的主儿。所以,朴槿惠的家人反对其嫁给一个正在前线打仗的军人(‘6.25’战争),但是朴槿惠说了一句话:"虽然一个人的长相可以骗人,但背影是骗不了人的".现在的我,虽然不是很懂这句话,但是我能发现朴槿惠睿智的心灵是多么的坚定。作为男方朴正熙,虽为穷苦军人,但为人正直,喜作诗,擅油画,这种集热血军人、文艺青年于一身的朴正熙,俨然摆脱了屌丝形象,走上了人生的幸福大道。这说明:其一,看人不能急功近利;其二,有慧眼的人,刚开始总会不被接受;其三,从投资角度来看,潜力股永远优于绩优股;其四,慧眼人更是这个潜力股未来爆发的推进器。(四)母亲的朴实教育,铸就了朴槿惠未来的亲民之路。朴槿惠母亲的教育风格,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在朴槿惠、朴槿令、朴志晚三剑客很小的时候,就住进了青瓦台,这个地方相当于我们的中南海,所以你懂得,这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地方。母亲从小就告诫孩子,一定不能有特权意识:上学不准乘坐公务车,不许使用名贵物品,不能在同学面前炫耀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妹妹朴槿令想用一个漂亮的彩色袋子来装鞋子,在第二天上学时使用。母亲说,你现在用的那个也很好了,有必要用其他同学没有的东西吗。不可以因为住在青瓦台就有优越意识,别忘了这里只是暂时借住的地方。(朴槿惠三姐妹在青瓦台生活了15年)再举个例子:每个小孩都喜欢玩具,这是天性,朴槿惠也不例外,但父母几乎没有送她们一个像样的玩具,一个亲戚送给三姐弟一个能上法条的自动小狗,母亲坚持不让玩,道:那并不是随手可得的玩具,拥有别人没有的贵重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并无益处。又补道:要是大家通道议长家没有玩具的传闻,一定会有很多玩具送上门,但是他们要是听到穷困的家庭没有玩具、没有饭吃,也一样会这么热心吗。很多人都喜欢趋炎附势,我也并非舍不得花钱买这些玩具,只是他们已经拥有很多其他孩子没有的东西了。对于这种教育,母亲陆英修也是身体力行,从自律开始,并且希望三姐弟也像她一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相信,朴第2页共6页槿惠之所以能养成好习惯,之所以在人生的低谷能够走出来,跟母亲的教诲不无关系。这种家风也为她日后开启亲民路线奠定了基石,成为韩国的第一位女总统。(五)青年时期经历丰富。1972年出访西班牙,之后公开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