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物体内能(第一课时)一、随堂练习1、物质由____、___、___构成,这些粒子在永不停息地作_________。2、扩散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而且温度_____,粒子作无规则动的速度______。3、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4、物体内部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叫做_____。内能又俗称______。5、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刚在火炉上烧过,用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__(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时,__和__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即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的。6、如图1.7.1所示,下列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7、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8、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A.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B.用火炉加热壶中的水C.两手相摩擦手心变热D.气体膨胀做功,把管口的软木塞推出9、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A两个物体密度不同B两个物体的比热不同C两个物体具有温度差D两个物体的热量不同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B.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C.0℃的物体内能为零D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加二、课后提升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例如:①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②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叫做_____。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物体放出_______,内能减少。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4、小明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做_____运动。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__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5、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其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冬天人们用双手反复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用嘴对着双手“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8)使用锯条锯木时,锯条的温度升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一定多7、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C的水没有内能8.两个物体接触,没有发生热传递,则这两个物体具有()A.相同的温度B.相同的比热容C.相同的热量D.相同的质量9、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10、冬天家中的热水瓶常常会出现跳塞现象这是由于()A.瓶内水蒸汽气压减小的缘故B.瓶外大气压减小认得缘故C.瓶内水蒸气膨胀对瓶塞做功的缘故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把一定量的热水倒入适量的冷水中,冷水吸收了5000J的热量,那么()A.热水的内能一定减少了5000JB.热水一定放出了5000J的热量C.冷水的热量增加了5000JD.热水的内能至少减少了5000J12、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总是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13、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将玉米粒放入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