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林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刘永红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导入让学生看图片并思考,图片反应什么主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主学习阅读P98-P99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把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2、农业包括、、、等生产部门。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合作探究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活动。活动一:走进各行各业,分别采访农民、工人、政府官员等,深入了解人们对农业的看法。本组四位同学,一个同学扮演记者,其他三名同学分别扮演农民、工人、政府官员。记者采访他们分别说说对农业的看法是什么?结论:交活动二:看到屏幕上的地图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流展示1、中国农业东西的差异可以概括为东耕西牧,可否调换?为什么?自主测评:影响的因素2、造成农业南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自主测评:影响的因素活动三:纸上种田分组合作:动手何你的同学试一试。讨论交流:A、B、C这三块田应该种什么农作物合适??自主测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说,老师在黑板上写学习反思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什么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