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的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排名法和线差法。那么什么是排名法?什么是线差法?排名法就是用自己高考成绩对应的省排名,与高校或者专业近几年(一般取3-4年数据,建议使用4年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大小年。)录取的平均排名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自己被高校或专业录取的概率有多大。举例说明,某考生省排名3k名,想学计算机专业。那么,我们就要找计算机专业近几年录取平均排名在3k附近的学校。那么如何来查找,这是许多家长比较迷茫的地方,我们以软件里提供的数据为例。首先打开软件,在成绩栏里输入自己的省排名,选择保存。然后选择【专业】,在专业类别中找到【计算机类】,点击以后,在右侧就出现了这个大类里的所有专业,找到计算机类或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专业名称?因为有的学校是以大类专业招生,有的学校是以具体的小专业招生。在右侧的【4年平均排位】中,选择跟自己排名接近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详细分析。。。我们随机选择川大计算机类来看看,3k名能不能被录取上点击四川大学,在右侧会出现统计、分析、收藏;【统计】是分析被院校投档可能性,【分析】是分析专业录取可能性我们直接看一下专业的分析情况,就直接点击【分析】就可以了点击以后就出来了专业的分析的K线图图中,蓝色直线是你自己的省排名的位置红色柱状实体部分是专业当年的录取区间红色柱体上下出来的红色细线,是学校录取的区间黄色线是此专业的平均排名走势绿色线是学校录取的平均排名走势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3k名,高于川大计算机类的平均排名在招生计划不变情况下,这个名次,被川大计算机录取的概率很大排名法,对于位次比较靠前的考生,参考性非常准确排名越靠后,越接近批次线,准确度越低这时候,我们就是用另外一种方法线差法什么是线差法?线差分为考生线差、院校录取平均线差、专业录取平均线差考生线差,就是你自己的高考分数-对应的批次线你是一本的分数,就减去一本线,二本的分数就减去二本线。。。院校录取平均线差=该校当年录取的所有考生的线差相加/当年录取的总人数专业录取平均线差=该专业当年录取的所有考生的线差相加/当年该专业录取的总人数线差法,就是用你自己的线差,与学校录取的平均线差或者专业录取的平均线差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被学校或专业录取的概率具体的比较方法,跟排名法是一样的,只是把排名法中的排名两字,换成线差,套进去就可以比如,3k名对应的线差是85分,那么我们在软件的成绩中,输入线差85在打开的专业分析中,选择线差来查看跟排名比较的结果非常相似那么,在招生计划波动很小的时候,被这个专业录取的几率就非常大影响录取结果的因素,除了招生计划,还有高校及专业的冷热程度,这个在报考中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是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热门地域,那么你就要预留足够多的分数,才能确保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