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并组词。2.正确、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3.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法与学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法。看图、读文、表演。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3.质疑:看到这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2.老师读文,学生给不认识字加拼音。3.学生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4.学生练读课文。三、看图学文1.出示第一幅图(1)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3)回答:小蝌蚪的样子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板书)在池塘里游来游去。(4)小蝌蚪可爱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5)齐读第一自然段2.出示第二幅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小蝌蚪有什么变化?长出两条后腿(板书)(4)动作表演理解“迎”(这个“迎”字说明小蝌蚪非常着急)3.出示第三幅图:采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1)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长出两条前腿。(板书)(2)动作表演理解“追”(3)分角色表演4.出示第四、五幅图:读第四、五自然段(1)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尾巴变短了(板书)(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3)小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鼓着大眼睛(板书)(4)指名朗读5.出示第六幅图(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尾巴不见了(板书)四、课堂小结小蝌蚪变化的过程。五、实践活动回家给父母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青蛙变化的过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习生字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3.教师重点指导:蝌蚪,kēdǒu,蝌是15笔,蚪是10笔,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写法。有,yǒu,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月”。什,shén,4笔,左右结构,右边是十,翘舌音。么,me注意读轻声,不要读成mo。变,biàn三拼音,8笔,上下结构。条,tiáo,7笔,上下结构,注意下边不要写成木。三、巩固练习1.读读说说(1)自读“读读说说”中的两个句子。(2)理解“已经”的含义。(3)用“已经”说一句话,比谁说得好。2.比较词语意思: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迎上去”是面对面主动靠拢;“追上去”是从后面主动往前赶;“游过去”是主动向目标靠拢。表达心情不同:“迎、追”表示急切;“游”表示既相信又高兴。四、分角色表演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大脑袋,黑灰身子,长尾巴绿衣裳,白肚皮,大眼睛长出两条后腿变长出两条前腿成尾巴变短了找到尾巴不见了课时作业我会填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已经()。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科学童话故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